东方快讯-资讯新媒体!

关于我们

东方快讯_资讯新媒体

“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

时间:2023-01-12 12:55:55    作者:风华正茂    来源:本网    浏览:

(张飙先生近照)

张飙:“天地英雄气概,古今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故事!

张飙:从原子弹到中子弹,我们一代科学家,做了外国五代科学家的事情

张飙先生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高级记者。

曾举办《甲午120年祭》、《致敬两弹一星元勋,致敬科学家》等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

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现有社会职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

张飙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和中国书法艺术功底!

(一). 致敬缅怀力学家谈镐生院士

致敬缅怀力学家谈镐生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四十五

◎马赫激波反射,

滑翔张力深究。

基础力学规划倡,

学位分级重策謀。

科追最上游。

磨难坚持大爱,

忠魂敢对春秋。

凝慧奉国桃李盛,

肝胆只为华夏留。

流光照九州。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谈镐生院士(1916年12月1日—2005年9月2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早年曾解决了滑翔机蒙布张力的测量问题。他建立了激波马赫反射理论,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美国工作时,他三次拒绝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他说,“我是中国人,如果有幸被视为名人,则应列入《中国科学家人名录》。”1976年他指出力学已成为许多交叉学科的基础,并书面直陈意见,要求制定全国力学发展规划。建议转呈中央后,得到批准。1977年,他上书中央领导,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分两级(相当于中国国外硕士和博士)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受到中央领导的赞赏,并立即批送给有关部门办理。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谈镐生一生坦荡。即使在受审查被压制期间,依然直言不讳。“文革”中,他公然同情安慰被无故批斗的干部,向造反派提出“国家要有法制”,遭到造反派的讥讽。压力再大,他也不参加“批邓”和“批孔”。“文革”后,谈镐生夫妇将落实政策两人补发的工资1万余元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谈镐生说:“科学家是国家的顾问,要当好这顾问,替国家着想,讲究决策优化”,“作为科学家一定要关心国家、关心自己的人民,要讲实话,讲真话”。

(二)致敬缅怀电机工程学家丁舜年院士

致敬缅怀电机工程学家丁舜年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四十六

◎驭“交”“直”,筑机电。

潮领全球,低噪“华生”扇。

超算神州开首站。

奠厂汽轮,亿瓦规模炫。

抗欺压,自发展。

艰险征途,壮士欣迎战。

唯愿人生皆奉献。

重器强国,须铸千千万。

(《云松令》—张飙)

◎今天是丁舜年院士(1910年12月4日—2004年9月20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电机工程的先驱,主持设计了当时国内自制最大的交流同步发电机;他主持设计生产的低噪声新型“华生”牌电扇,在当时占领了国内全部市场,并远销港澳和南洋各地。他主持筹建上海电机厂,领导闵行电机新厂设计工作,领导设计了国内最大的高速感应电动机,研制成功无轨电车直流牵引电机。建立了一机部系统内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站,指导研制成功许多新产品和新型电工材料和新型绝缘材料,领导和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10万、20万、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成套设备的研制工作。他的一生对发展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中学读书期间,丁舜年就参加了反帝反封活动。他说:“中国人要不受外国人的欺压,只能是振兴工业,富国强兵。我立志学好数理化,希望能考上工科大学,将来为国家发展科技,振兴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科研工作,他说:不要等自己以为的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开始,要敢于接受挑战。

(三)致敬缅怀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院士

致敬缅怀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四十七

◎植物细胞觅“偶联”。

微观揭秘聚宏观。

强国千策粮为首,

慧沃神州万顷田。

科路奋,

产能宽,

更筹生态大循环。

融融春雨茁桃李,

耿耿心燃华夏天。

(《鹧鸪天》----张飙)

◎今天是娄成后院士(1911年12月7日—2009年10月16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证明植物生活组织中通过胞间联丝具有“细胞间的电偶联”,显示电解质可以在组织的原生质内部转移证明胞间联丝可以在适当情况下转变为开放通道,容许原生质与病毒等大颗粒通过。在研究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整体反应中,发现电化学波在体内的传递也出现在普通植物中。首先在中国国内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节作物生育与防除田间杂草的应用,从而发展出保持农田水土与节省人工的残茬覆盖减耕作业。倡导了旱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及育苗移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娄成后重视科学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要自强,首先要粮食自给”。他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的生理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化学除草、蔬菜贮藏保鲜、农田覆盖免耕、旱区农业、育苗移栽等方面,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娄成后坚持教书和育人结合,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骨干。他曾给学生说:“贵在寓道于器,出奇制胜;但需‘守黑留白’,留有发展余地”。

(四). 致敬缅怀真菌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院士

致敬缅怀真菌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四十八

◎纳类寻踪辨万菌,植究病理护森林。黄河生态筑缤纷。

移标本,保奇珍。霖洒神州漫野春。

归报家国挚爱純。惜遭污毁谤忠贞。魂思化鸟刺天云。

燃热血,捧痴心,华夏长歌展翅吟。

(《天仙子》---张飙)

◎今天是邓叔群院士(1902年12月12日--1970年5月01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编著了中国最早的真菌学专著,轰动了国际真菌界,奠定了中国高等真菌研究基础,被誉为“中国真菌学先驱”。他是中国森林病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理论。在他的倡导下实现了人工栽培食用和药用真菌,在1959年育出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灵芝。他成功地运用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大面积防治森林虫害以及水稻、小麦、棉花的病害卓有成效。他多年前在黄河上游建立的洮河林场,一直沿用他制定的科学管理制度,为黄河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文 革”中被迫 害致死,许多珍贵手稿被毁。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8年,邓叔群完成了英文版巨著《中国高等真菌》。他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下:“在极其艰难的工作环境中,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谨以此书纪念难忘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东北三省。”

◎抗战时期,为避免标本在战乱中毁于战火,邓叔群设法将最珍贵的一批真菌标本辗转运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妥善保存。此事在文革中被诬为 “里通外国”。2009年4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将数千份珍贵的真菌标本归还中国,中国国务委员出席了康奈尔大学“中国菌物标本赠回仪式”。

◎邓叔群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愿是只鸟\\独自冲向云霄]\\不怕雷电风暴\\脱离污尘浊世\\展翅翱翔长啸”;“让你们沸腾的热血\\使你们永远光辉灿烂”。

(五). 致敬缅怀肿瘤遗传学家吴旻院士

致敬缅怀肿瘤遗传学家吴旻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四十九

◎染体遗传拓路,

擒癌觅径兼程,

华夏基因争建组,

启倡优生敢破冰。

关山越万重。

持志初心不改,

艰途只顾前行。

落难仁医民众爱。

谏策直言硬骨铮。

炎黄士子情。

(《破阵子》----张飙)

◎前天是吴旻院士(1925年12月16日--2017年10月16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是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我国的人体细胞遗传学新领域。首次应用现代技术开展动物和人体肿瘤细胞克隆和染色体研究。他首次提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遗传病因和规模预防策略,提出了有效的规模预防策,并建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在国内首倡并开展对人类疾病进行基因治疗。70年代明确提出通过“遗传工程学”治疗缺陷基因的可能性并开展基因治疗研究。为启动“我国人类基因组”做出重大贡献,并组织落实了我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为打开我国优生优育研究的禁区嵫重大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60年代末,吴旻和妻子及女儿被下放青海。吴旻想,既然到边疆,就索性到最基层去为当地的人民做些有益的事,他们没有要求留在省会或县城,而是直接下到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日哈公社,成为赤脚医生。在四年为牧民行医服务中,广受爱戴,被为 “我们夏日哈的好医生”。

◎有人让吴旻写自己的座右铭,他写下了“笨鸟先飞”他说他的经验之谈是:“认准了方向,便不随意改变,否则将一事无成。”

(六). 致敬缅怀有机化学家纪育沣院士

致敬缅怀有机化学家纪育沣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五十

◎噻唑、喹啉、基嘧啶。

抗疟驱虫,炼药除千病。

“维乙”合成“维丙”奉,

中西兼育学沣盛。

一井透穿通九井。

完美收官,一胜超十胜。

不慕繁华心自定,

捧霖愿洗人间净。

(《蝶恋花》----张飙)

◎今天是纪育沣院士(1899年12月22日—1982年5月1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毕生从事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工作,包括嘧啶、噻唑、喹啉等杂环化合物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维生素B1全合成,抗疟药物、抗血吸虫药物和系列氨基酸化合物的合成,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及在动植物产品中的分布等。在对嘧啶的研究,如硫氰基嘧啶类化合物重排为相应的异硫氰嘧啶,过氧化氢与巯基嘧啶的反应等研究有显著成果。他发扬中药研究,力图开辟我国有希望的自己的领域,先后对淫羊藿、贝母、钩吻、断肠草、土蒿等,以经典方法进行分离植物的化学成分。并培养了相当多的人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后人评论说:掘九井不如掘一井,纪育沣先生一生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领域,这种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足令一些见异思迁者汗颜。

◎纪育沣晚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同心同德聚中央,协作交流团结长。各派争名创四化,集中统一永光芒。名人著作启先进,知识增多冀发扬。癌症是生命大敌,决心研究国增光。”他一生唯喜购书,藏书颇丰。他逝世后,夫人杨群华女士遵照他遗愿,将他几十年收藏的书刊共三千余册,全部赠送给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以支援边疆科学事业的发展。

(七). 致敬缅怀有机化学家庄长恭院士

致敬缅怀有机化学家庄长恭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五十一

◎独创合成“庄法”,

阐明麦角甾醇。

中药析分生物碱,

“有化”定名词翰新。

千溶追至纯。

学问不留退路,

育苗尽洒甘霖。

硕果艰成非好运,

冷凳长恭觅最真。

魂融华夏春。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庄长恭院士(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15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甾体化学的先驱者和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他确证了麦角甾烷结构,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设计了带有角甲基双酮a-酮的合成方法,被称为“庄氏法”。他研究了甾族边链的氧化断裂,是当时国际上少数从事甾体全合成研究的知名化学家之一,其工作曾被引入教科书。他从中药防已分离出防已碱和防已诺林碱,并阐明其结构。他对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有机微量分析实验室,培养了高怡生、黄耀曾等一批学术带头人。他倡议的有机化学名词如吲哚、吡咯等今天仍在沿用。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称他是“中国化学界的一面旗帜”。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庄长恭的麦角甾醇结构工作发表后,Windaus实验室的一位同事说他运气好,庄长恭答道:“科学研究不是靠运气的,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观察,才能获得成就。”他对学生说,在做科研时,选择有创新性的、有意义价值的方向,而且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全心全意地攻克难关。

◎上世纪30年代,德国拜耳药厂曾请求他把某些研究成果专利权卖给该厂,他拒绝说:这专利权是国家所有的,其成果不是属于私人的。

(八). 致敬缅怀医学家张孝骞院士

致敬缅怀医学家张孝骞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五十二

◎相托生命重如山,履踏冰渊。

大医德术勘生死,撷天道,救苦人间。

北誉“协和”泰斗,南尊“湘雅”轩辕。

杏林侠胆奉民安,万难承肩。

携菁济世培国手,袪百症,后俊千帆。

至孝泉淌故土,痴情爱耀云骞。

(《风入松》----张飙)

◎今天是张孝骞院士(1897年12月—1987年8月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他为中国创建了第一个消化专业组,并对胃的分泌功能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他第一个在临床上使用组胺法化验胃液分泌,并提出发热对胃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的新论点,从病理生理上阐述了发热病人不愿进食的机制之一。他对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腹膜炎、消化性溃疡等作了大量研究。60年代初,张孝骞主持制定了胃肠炎病的国家重点科研规划。60年代中,张孝骞根据国际国内医学发展的需要,在协和内科筹建遗传专业组。由于他对北京协和医院和湖南湘雅医学院的特殊贡献,被尊称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中国邮政发行了张孝騫纪念邮票。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张孝騫说:“生命的泉,即使伴和着血和泪,也要在自己的国土上流淌。”“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如何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张孝騫曾经这样论述医生:“医者,外治肌骨,内驯五脏,袪疾患,消病痛,以精专之术救死扶伤,此为妙手仁心。医者,上循天道,下探良方,扬善义,慰人情,以公共立场济世安民,此为杏林之侠。世有良医,天下之福,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九). 祝两院院士李德仁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祝两院院士李德仁生日快乐福寿康宁⊙《科海追星》之三百五十三

◎网络实空互透,导航遥感融合。

远轨回眸捉纳米,广宇澄怀辩细涡。

一光揽万波。

抗疫智挥“雷”、“火”,“洛珈”遍绘山河。

兄弟师生同院士,接力丰碑共报国。

德仁华夏灼。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李德仁院士(1939年12月31日出生)的生日。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命名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他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推进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3S)的集成与应用;倡导和推进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运营,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推进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建设。2022年6月,第24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授予李德仁“布洛克金奖”,以表彰他为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作出的里程碑贡献。他是中国获此奖项的第一人。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的老师王之卓和学生龚健雅、弟弟李德毅和堂弟李德群都是院士。对于此,他说,我们的共同点是有一条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就是要坚持自力更生,大家团结协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看准世界学科前沿,能领着大家干的时候,就是要干。

◎汶川地震时中国72小时后才从外国拿到一张遥感图像。李德仁决心改变这一情况。2017年九寨沟地震时,李德仁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灾区遥感数据分析,给救援队伍的科学部署指明方向。2020年年初,得知火神山、雷神山开建,李德仁当天8个小时内就获得了精确数据,对医院有关问题给以指导。

◎李德仁认为,作为老师、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埋头做好学问,不说空话,不抄文章,不偷软件。一个人只有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在科研中具有战略眼光,提炼出新的思想。

◎祝李德仁院士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诗魂书骨传递旗帜,两弹一星精神永存!

(书法作品和译文由张飙先生提供)

(编辑/报道:风华正茂;2023年1月6日)




2015-2018 Copyright © 东方快讯 京ICP备11088888号-1 公网安备110188808888号

技术支持:东方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