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讯-资讯新媒体!

关于我们

东方快讯_资讯新媒体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小寒”)

时间:2023-01-05 19:39:45    作者:风华正茂    来源:搜狐    浏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 图:风华正茂; 2023年1月5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小寒)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小寒)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今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站“小寒”,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

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

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一候——雁北乡:在南方越冬的大雁因感知着冬日将要落幕,繁春即将上场,便开始念想着北方家乡的物事。身姿灵巧、气贯长虹;春的气息被南飞的大雁提前感知到,远方在呼唤它们启程返乡;

二候——鹊始巢: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即将过去,大地即将回暖,春光要照拂生命,喜鹊开始忙里忙外的衔草筑巢。喜鹊迫不及待地重登枝头,在吱喳声中筑下新巢;生机盎然就在不远处。

三候——雉始雊(gou):暖媚的春光将要到来,雉鸟开始发出美妙歌声,寻求伴侣。雉鸡开始尽情地高声啼叫,为寻求亲密的伴侣;加入了自然的大合唱。

 

小寒是传统晚冬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传统晚冬的到来,也就是进入冬天最后的一程。此时太阳越过黄经285度,从现代天文地理知识上来看,太阳继续北归,白天持续增长。但是从气候温度上来讲,却是北半球地温散失热量最多的时段,所谓严冬,严寒,就是指的这一时段。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小寒,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到来,此时,气温骤降,万物蛰伏。民间有着这样的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这个一年最冷的时节,更要注重养

生保健。每一个节气,都有对应的自然规律;小寒则对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要“收藏阴精,养肾防寒”;保持好心态!

 

小寒与饮食文化

从传统的数九来讲,小寒节气进入二九,且有部分时段在三九,可谓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之一。而且此时由于常有风雪,太阳热度没有大寒节气那么高,往往有小寒比大寒冷的说法。但是度过了小寒,也就度过了冬天最冷的阶段,因为,不久之后,就是春季的到来。小寒时节,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适当加重一些,如生姜、大枣、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狗肉等等。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猪、牛、羊肉是比较适合此季节的食用。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此季节注重养生、尤其是饮食文化的营养供给与应用。白菜有着“百菜之王”的称号,尤其是小寒前后的白菜,经过重霜的洗礼,味道更发美味。可口的“大白菜”,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寒冬吃白菜,美味又营养。既可以炒着食用也可以制作“饺子馅”、“包子馅”;猪肉炖粉条加上大白菜,好吃极了!适当吃“萝卜”、“胡萝卜、白萝卜、卞萝卜”等等,小寒若是过多食肉,容易消化不良,产生内热,此时吃些萝卜,可以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可以制作各种馅、汤、炒着吃、拌菜等等。“山药、芋头、莲藕、荸荠、菠菜、香菜、南瓜”等等都是较适宜的菜品;“各种梨、苹果、桔子、芦柑、香蕉”等等,都是比较适宜的在餐后食用,挺好的!栗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炒(米糖:旧时,寒冬腊月,经常有人挑着扁担走家串户地笑着吆喝:“炒米糖炒米糖,买一碗吃了甜心肠。”一碗炒米,放红糖、白糖,倒开水冲进大碗中,水声哗的一下,饱满的果实缩成了颗粒,入口即化。) 中医认为阳气来源于肾,想要祛寒,首先就要把肾给养好。常言道:冬天吃山药,胜过吃补药。山药正是补肾的好手,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养脾胃;把脾胃功能调好,避免因进补不耐受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平时可吃些健脾开胃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调整脾胃功能。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适当服食一些精肉如牛肉、羊肉、鸡肉以及人参、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桂圆肉等等。

 

小寒时节与养生文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民谚也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寒”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一定要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白天在阳光充足是晒晒太阳,晚上睡觉前,“泡泡脚”;时间如果充足的话,可以“早晚泡泡脚”,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为宜。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适当加“盐、花椒、姜”。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冬季泡脚有助于驱寒保暖,科学泡脚还能祛病强身、补肾、通经络。 在进行户外的运动,要慢跑、快走、踢毽;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与地点,最好在阳光下锻炼;要避免在大风、大雪、大雾、大寒中锻炼。不宜“快跑、剧烈运动”。寒冷的冬季,这个时候是自然界的阳气属于封藏的状态,是万物潜伏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小寒养生,注意三暖:“暖头、暖足、暖背。”“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咳嗽、发烧。此季节一定要保暖;补阳!脚底是各经络起止汇聚处,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都别忘记泡脚。

《黄帝内经》强调了冬日养生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小寒节气补肾可提高人体生命原动力,帮助机体适应严冬气候的变化。 而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在饮食上可吃些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时节,补心助肺,调理肾脏。饮食原则应以温散风寒、健脾暖胃为要。

 

小寒时节与民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寒节气在二九和三九之间,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最适合冰上走。民间有这么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茶文化”,即养生又驱寒,出汗排毒!

画图数九: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采购年货,准备过年:“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市场上火红的春联,吉祥的福字,无不在提醒着人们,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探梅: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

吃冻梨:北方人认为,把梨(“离”)冻住,就意味着永不分离;吃上一口冻梨,寓意团团圆圆,岁岁不相离。

吃菜饭;南方人对“小寒”颇为重视,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做成香鲜可口的“菜”.

 

小寒时节诗词与俗语

1.(宋)卢钺《雪梅》节选:““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4.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6.“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7.《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8.【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9.【宋】陈与义”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10.【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11.【宋】范成大”早发竹下”:”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12.【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宋】黄庭坚“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13.【宋】郑刚中“送季平道中四绝:“霜风落叶小寒天,去客依依马不鞭。我最平生苦离别,可能相送不悽然。”

14.【宋】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15.【宋】舒亶“浣溪沙”:“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画桥红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应须沈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16.【元】王寂“望月婆罗门 元夕”:“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17.【宋】喻陟“蜡梅香”:“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18.《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19.“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20.“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21.《黄帝内经》强调了冬日养生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22.“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小寒到来,预示着漫长的隆冬拉开帷幕。如同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会有对春的盼望;祝愿中华儿女祝福,祝愿全体中国人民幸福安康!人人都是一种温馨的怀抱,彼此温暖彼此的心房;小寒时节,快快乐乐!祝福朋友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编辑/报道:风华正茂)2023年1月5日




2015-2018 Copyright © 东方快讯 京ICP备11088888号-1 公网安备110188808888号

技术支持:东方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