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2025年4月25-30日,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鹏威教育承办的中山市职业教育管理干部赴山东考察交流活动正式启动。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高职终科科长邱凤仪、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肖忠的带领下,考察团启程赴青岛、济南开展为期五天的深度研学,重点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改革等主题展开。
4月26日:红色基因铸魂 强军精神赋能
上午|青岛党史纪念馆
考察团首站走进青岛党史纪念馆,通过珍贵史料学习青岛党组织早期奋斗历程。当日下午在海军博物馆,通过4000余件海军历史文物,深刻领悟"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强军精神。"红色基因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养分,要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肖忠主任在参观时强调。
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在4000余件海军历史文物前,团队深入了解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深蓝”的强军之路,重点学习“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将强军精神转化为职教人才培养的动力,探索‘红色精神+技能教育’融合模式。”
4月27日:贯通培养树标杆 校企双元解难题
上午|青岛电子学校
副校长韩健重点介绍“3+4中本贯通”项目运行机制:通过中职与青岛科技大学课程衔接、师资互通,实现学生“中职入学即锁定本科席位”,项目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90%。考察团就学籍分段管理、文化课提质等议题与校方展开研讨。
下午|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
在华夏职校电商实训基地,校长王钰现场展示校企共建的“直播电商实战平台”,该专业通过承接海尔集团“618大促”真实项目,实现学生日均成交额破万元。
在中车四方研究所,考察团分组考察转向架智能生产线与磁浮技术实验室。李剑部长介绍企业“前置式育人”机制:联合6所职校开设“订单班”,将高铁检修标准直接融入教学内容。鸿普电气科技副总经理徐亮分享校企共建“工程师工作站”经验,年均为企业输送技术骨干50余人。
4月28日:职普融通破壁垒 产教联盟闯新路
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校长丁辉详解“三平台一战略”办学体系:
· 产教联盟平台:联合海信、澳柯玛等企业建立技术攻关共同体,近三年攻克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难题17项
· 职普融通模式:综合高中班学生可通过学分互认实现普职学籍双向流动
· 国际交流机制:与德国手工业行会合作开发“双元制本土化课程包”
考察团现场观摩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课,对“车间即教室、作品即作业”的教学场景给予高度评价。
4月29日:智能评价促改革 双元模式强对接
上午|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
校长江长爱演示DeepSeek智能阅卷系统:通过AI分析10万份试卷构建知识点缺陷图谱,使教学诊断精准度提升40%。双方就实训基地“7S动态管理法”、教学质量全过程评价体系展开研讨。
下午|济南职业学院
在华为ICT产业学院,副院长蒋雪艳介绍“双元制”创新实践:
· 与华为共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认证通过率较传统模式提高35%
· 西门子智能制造中心实行“企业导师驻校制”,学生参与研发的柔性生产线已落地3家合作企业
· 座谈会上,双方聚焦职教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改革交换意见。
此次山东之行通过“红色研学+院校观摩+企业走访”三维立体化学习,中山职教团队系统解码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齐鲁密码”。考察团不仅收获了“3+4贯通培养”“校际双元实战”等23项可复制经验,更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需从“物理结合”转向“化学反应”。通过山东经验得到启示,职业教育改革要把握‘三个维度’——以产业链需求锚定专业建设坐标,以数字化手段重构教学评价体系,以国际化视野开拓职教出海通道。”下一步,中山市将建立鲁粤职教常态化交流机制,重点推进专业设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等湾区产业精准对接,加速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产教生态圈,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锻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擎。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鹏威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势,全程提供专业化服务保障。从前期精准对接山东职教标杆单位与企业资源,到考察期间高效协调行程安排、技术研讨与案例采集,鹏威教育团队以“定制化、精细化、实效化”的服务标准,确保每日考察主题与中山职教改革需求深度契合。其创新的“现场教学+专家研讨”服务模式,通过现场实地教学+专家现场研讨模式,助力考察团快速提炼可落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