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当风吹响云中的雷声,那就是雨要来了。在清新雅致的同心合力园中,伴着风声和雷声,一个女人正向园中奔去,两个正跑去躲雨的清洁工,不断回头看,她们猜不出这个伴着风声雷声的女人要干什么。雨下来了,清洁工还在远远张望,原来这个女人在观察一片盛开的芍药花,还时不时用手机拍照。
这个60后的女人是个诗人,她是专门来观察雨中“花神”究竟是什么模样。现在的人已经很难想象,宋代的李清照是不是也会像她一样,不顾雨疏风骤,去观察海棠花绿肥红瘦。
这个60后的女人是个诗人,她是专门来观察雨中“花神”究竟是什么模样。现在的人已经很难想象,宋代的李清照是不是也会像她一样,不顾雨疏风骤,去观察海棠花绿肥红瘦。

巾帼笔墨文学创作团部分成员,左起郭敏、王云波、林娘、李春艳、刘彩华、王梅、张嫚
我的家乡有一片“诗林”,她不像南岳的“穿岩诗林”可以浏览,也不像哈尔滨的杂志《诗林》可以阅读,其实她是我心中的一片“诗林”。在哈尔滨之南的平房,有一群“揭竿而起”号称“巾帼笔墨”的女人,她们不是成帮结伙的绿林好汉,而是才女相聚的诗歌佳人,这片“诗林”就因她们而生。每当我看到“巾帼笔墨”的诗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如同徜徉在鸟语花香的“诗林”,在这虚幻的“诗林”中,有一只欢快的小鹿,她叫李春艳,笔名小鹿。有了小鹿的奔跑和跳跃,这片虚幻的“诗林”也似乎变成了真实的风景。

李春艳雨中拍摄的芍药花如出水芙蓉
我参加过平房区读书会和“巾帼笔墨”文学创作团队的一些活动,李春艳是读书会的副主席,所以与她相识。前段时间,我听说了她顶风冒雨观察芍药花的事,还听说她是在五年前才开始写诗和朗诵,而且竟然写了600多首诗,差不多每天都在冥思苦想,三五天就要写出一首诗,她对诗歌的执著引起我的关注。我虽然喜欢诗歌,但并不太懂,我的书柜里有一本《唐诗三百首》也没有读完,不过我却有兴趣去探究小鹿600首。

李春艳上大学的时候
我最先探究的是小鹿的来历,这一探究不要紧,原来它是从40多年前的三只梅花鹿演变而来。李春艳从小喜欢梅花鹿,当年花前月下两情相悦的时候,她买了两本书和一套玻璃工艺品作为定情信物。两本书是《泰戈尔诗选》和《蒙特莱夫诗集》,工艺品是三只活泼的梅花鹿,鹿妈妈领着两只鹿宝宝。老公深知其中深意,珍藏的书和小鹿至今仍在书柜中静静地守护着作为信物的承诺。

小鹿和《泰戈尔诗选》
李春艳回忆最早写诗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个年代也有点文学青年的劲头,经常在日记中写上几行诗。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迎接下一届的新同学到来,她写了一首诗交给老师,结果被登在了黑板报上,每次从黑板报前路过,她都会瞥上一眼,因为那上面有她的名字。李春艳说当年写的内容记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不能叫诗,只能算作顺口溜之类。她的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也就是小鹿六百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创作源泉来自于她的母亲。

李春艳与父母欢庆母亲节
母亲在她的眼里是一个完美的传统女性,集温柔、善良、贤惠、沉稳于一身。本来母亲高小毕业后已经当上了小学教师,但一连五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她放弃事业,相夫教子,成了家庭主妇。她把五个子女养育成人,又勤勤恳恳为孙辈们的成长继续奉献。有一年父亲突发肺栓塞昏倒在地,她立即为父亲做人工呼吸,在120到来之前,使父亲心肺复苏,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她在谈起母亲的时候,常常会用到“母爱伟大”这个词。所以当她退休走进龙之声读书会,在郭敏主席和林娘副主席的辅导下开始诗歌写作时,她写的第一首诗《老屋门前的路口》,就是写给母亲的诗。小鹿600首从写母亲开头,写了《母亲节随想》《母亲的伟大》《母爱》。后来又写父亲,《岁月沉香》《父亲》《父亲的情怀》等等,“父亲担着两只箩筐,一边是姐姐一边是我,它像一个摇篮,悠悠地荡起我童年的好时光。”不管是谁读了这句,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
我总觉得李春艳写的第一首诗应该从那三只小鹿算起,那是有泰戈尔和蒙特莱夫作证的爱情诗,是一首吟咏了四十年,年年都有新意的长诗。正如她在《相逢相伴》中流露出的柔情:“如果你是清风,我就是风中摇曳的花影;如果你是细雨,我就是雨后的彩虹;如果你是碧绿的草原,我就是那只迷途的小鹿;如果你是夜空,我就是那颗闪烁的星星。”她在《如果爱有颜色》中也把自己比作小鹿:“如果爱有颜色,我希望是草原的绿,一碧千里,我好想变成一只小鹿,温柔地亲吻着草地,奔跑着把草原的翠绿带给你。”她的爱情诗,真如一只小鹿在林中漫步嬉戏鸣叫。

李春艳在惠州探寻苏轼,把酒问天
李春艳热爱诗歌,平常人以平常心难度非常之腹。她写荷花可不是信手拈来美丽的词句堆砌而成,而是像做物理实验那样跑到平房公园的人工湖、跑到省政府的荷花池去细细地观察,细细地揣摩出水芙蓉的圣洁高雅。为了写《与荷有约》,她专门在雨天,甚至冒着夜雨去看荷花、拍荷花。她喜欢荷花上的雨珠,喜欢荷花的花瓣在风雨中一张一合的那种感觉。就这样,她在一个夏天里写出了6首同题诗歌《与荷有约》。她在诗中这样赞美荷花:“你的眼眸里,流露出淡淡的清幽,摆脱淤泥的困扰,是你毕生的追求。牵起你的手,就想和你白头。我想是你水底的那只青蛙,日夜守护着你的娇羞,我想是那只被黏住翅膀的蜻蜓,再也不想飞走。”为了写诗,她在飞机场看错了登机口,险些被当次航班丢在机场;为了写诗,她乘高铁时延误了时间,只好改签下一趟车次;为了《我敬山河一杯酒》,她在做饭时满脑子激扬文字,结果炒菜炒冒了烟;为了解读苏东坡,她腾空而起降落惠州,踏着东坡的足迹,吟咏千古名句,感受一代文宗的博大情怀。她在讲这些经历的时候,还特意问了我一句,“你看我是不是挺疯狂?”这是她自己这样说,否则我不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她。

李春艳在香港完成了《祖国,我是你天空的一片云朵》的创作
李春艳的诗并不都是桃红柳绿,儿女情长,她像一个歌手,既能唱李清照的“声声慢”,也能唱岳飞的“满江红”。2019年9月,香港发生了“港独”极端分子公然侮辱国旗、堵路纵火、围攻警署、破坏车辆的严重暴力事件。当时李春艳就住在发生暴力事件不远的地方,面对滚滚浓烟和喧嚣混乱的街道,她感到了恐怖。当她看到混乱中,有一面五星红旗在一座楼顶飘扬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就在这一刻,《祖国,我是你天空的一片云朵》从她的心里喷薄而出。“我心怀敬仰俯瞰祖国,一面面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一张张笑脸露出了幸福的笑窝。祖国啊,无论我漂浮到哪里,你永远是我的依托,无论千年万年,我都为你献上最美的歌。祖国啊,我要借助风儿让全世界知道,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屹立着一个不可战胜的强大的中国。”她在后来创作的《祖国颂》中高诵:“我亲爱的母亲,我要以满腔热血为墨,为盛世中国谱写华章,我要把我的情感注入每一个音符,为盛世中国放声歌唱。”

李春艳(右二)在“第六界仓央嘉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获奖并演出
李春艳诗歌创作成绩斐然,《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双鸭山矿工报》《宁古塔作家》《萧乡文学》都有它的诗歌刊登。有《新华在线网》《华夏访谈网》《新华咨询网》《作家在线》《文化范儿》《阿紫艺术团》《世界名人会》《世界经典文学荟萃》《中华诗园》《黑龙江诗人》《中国都市文学社》等十多家平台经常展示她独特魅力的诗歌,她的诗歌深受诗友们的喜爱,《新华在线网》突破上百万的点击量。她的诗歌《祖国颂》荣获2024年首届全国微视频大赛银奖、《冰情雪韵》在第六界仓央嘉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上荣获一等奖、《风中信笺》在“西藏情歌”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至今她已获得过十几个奖项。

李春艳拍摄的三毫米无名果引发她的思考,她在《放大幸福》中写道:“我们的幸福何尝不可以放大。”
李春艳的诗歌创作成果令人敬佩,可惜我不会评论诗歌,只好引用林娘老师的一段话来做评价。“读春艳老师的诗,我们往往被她奇特的美深深吸引,感到新鲜而神奇,但不晦涩难懂,她的诗歌,跳跃性大,故跌宕起伏、磅礴有力,既有传统之韵又不失创新之美、画龙点睛的通感修辞,引经用典的深厚蕴意,在优美动人的语境里,植下了沉甸甸的厚重。她的诗歌既温婉缠绵又炽热深沉,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风!”
李春艳的诗歌创作成果令人敬佩,可惜我不会评论诗歌,只好引用林娘老师的一段话来做评价。“读春艳老师的诗,我们往往被她奇特的美深深吸引,感到新鲜而神奇,但不晦涩难懂,她的诗歌,跳跃性大,故跌宕起伏、磅礴有力,既有传统之韵又不失创新之美、画龙点睛的通感修辞,引经用典的深厚蕴意,在优美动人的语境里,植下了沉甸甸的厚重。她的诗歌既温婉缠绵又炽热深沉,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风!”

李春艳与龙之声读书会主席郭敏(右)、副主席林娘(中)合影
有两位当年的老领导在看到她的诗歌发表感慨:“与李春艳最初相识的印象是端庄、漂亮。她做事严谨,按规矩出牌,学物理的理应这样。退休后她爱上了诗歌创作,从物理到诗歌,她完成了一个华丽而艰难的转身。无论是在诗歌创意的构思,还是描绘事物的技巧,都表现得极为出色,足见她学习的能力之强。一首首精美的诗歌,赢得诗坛名家的赞叹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好评,她的退休生活也是精美绝伦。从她的生活轨迹中,让我们知道了,人的潜能会如此之大,只要自信,勇敢,执着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春艳你的诗写得非常好,不是中学生级别、而是诗人级别的,充满信心更进一步。你的诗不仅有风花雪月,充满温馨浪漫;也有四季更迭,流露淡淡忧伤;还有高山大川,尽显激情豪放,诗中对生活的思考,折射人性的光辉。”

李春艳在“中国爱情诗歌网七夕歌会”上朗诵自己的作品《与荷有约》
李春艳有一根敏感的神经,有一份悲悯的情怀,她写的每一粒文字,都记录着人生的轨迹,都涌动着内心的波澜。她吟哦《春江花月夜》,也高唱《我爱你中国》,她眼里能放大三毫米无名果,她心中能浓缩千万里锦绣山河。从三只小鹿开始,她书写了一首无字情歌,从《老屋门前的路口》启航,从物理的严谨到诗歌的浪漫,她走出了一串诗人的华美舞步。当诗友赞美她的诗歌时,只有她能从字里行间闻到诗歌的煳味;在别人熟读苏轼的时候,她却站在苏东坡祠与遥远的“坡仙”对弹古调。她像一只欢快跳跃的小鹿,在“诗林”中沐浴春风化雨,歌唱艳阳灿烂。
2025年4月27日 温宏声

温宏声,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作家协会第七届全省代表大会代表。著作有长篇报告文学《警示随想》、《冰球似火》、《世界记忆七三一》;长篇小说《错案》、《哈尔滨大侦探》、短篇推理小说《死亡路线图》与陈春山合作中篇推理小说《寻刀》。其中《错案》获哈尔滨天鹅文艺大奖二等奖,《哈尔滨大侦探》和《世界记忆七三一》获哈尔滨天鹅文艺大奖三等奖,《世界记忆七三一》在哈尔滨日报连载,并改编成广播剧,受到广泛好评。报告文学《终极对决》在新晚报连载并获哈尔滨警察故事一等奖。创作表现日军七三一部队“特别移送”档案发现过程的纪录片《血证》,在全国展播中获中组部纪录片展播一等奖。2019年入选哈尔滨“悦读一本书恋上一座城”第21期读书活动特邀主讲嘉宾。航空文化题材的报告文学《你就是魔法师你就是传奇》入选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作品《哈尔滨故事》。长篇报告文学《冰球似火》助力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建设,哈尔滨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多次进行了采访。散文《我和我的〈冰球似火〉》获得哈尔滨日报征文三等奖。2024年再次走进第54期“一书•一城”解读最新出版的报告文学《冰球似火》。2025年应邀参加哈尔滨市图书馆和哈尔滨市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墨韵丹青绘冰雪,凝心聚力迎亚冬”访谈节目。多年来创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纪录片、诗歌等200多万字。